國務院聯(lián)防聯(lián)控機制2月9日舉行新聞發(fā)布會,介紹重點人群、重點機構、重點場所疫情防控情況,對于大家關心的熱點問題,相關專家也作出了回應。

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:我國剛剛經歷了一次全國性的新冠病毒感染流行,多數人已經康復了,還有部分人仍在康復之中。這個時段,在全國范圍內,人群的免疫保護力是處在一個較高的時期,所以近幾個月再出現新一波新冠疫情的可能性比較小。今后再出現類似于這次大規(guī)模流行的可能性是比較小的。

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員 陳操:我國的監(jiān)測數據顯示,從今年1月1日以來,我們國家從全國各個口岸入境人員當中監(jiān)測到了39種進化分支,全部為奧密克戎變異株,以BA.5.2和BF.7及其亞分支為主,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監(jiān)測到傳播力、致病力、免疫逃逸能力明顯增加的新型變異株流行。

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:那些還沒有“陽”過的孩子或者老人,應該說他們采取了有效的防護措施,預防了自己的感染,或者說他們天生的免疫保護力就比較強?,F在全國大規(guī)模流行的高峰期已過,全國范圍內感染的風險比較低,他們再發(fā)生感染的可能性就比較小。

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:總體來看,新冠流行三年了,病毒一直持續(xù)地在發(fā)生變異,并呈現出這樣的趨勢,就是傳染性在增強,免疫逃逸能力在增強,但是致病性在減弱。從傳染性來看,如果出現比現在傳染性更強的變異毒株,這種可能性非常小;出現致病性加強,或者說病毒出現“返祖”,類似于德爾塔病毒的致病性或者原始毒株的致病性,這種可能性也是非常小。